11月27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足踝外科刘颖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68岁患者实施3D打印定制化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手术整体耗时约2小时,相比传统的全踝关节置换术减少1小时左右,术后假体位置及力线良好,关节张力平衡,患肢活动明显改善。这一成功案例,标志着滨医附院踝关节骨性关节炎个体化阶梯治疗进入了数字化新阶段,为广大踝关节炎患者带来了福音。 该患者有多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为重度踝关节炎患者。近半年来左踝部疼痛明显加重,左侧踝关节活动度明显降低,活动范围残留约15°,且距下关节出现融合,中足多个关节出现退变,踝关节活动及行走明显受限,生活极为不便,保留踝关节的功能变得异常重要。患者就诊后,选择人工全踝关节置换的意愿强烈,这也坚定了团队攻克难关,开展首例定制化人工全踝关节置换的信心。 手术过程中,刘颖主任医师、杜瑞副主任医师、付炳金主治医师通力合作,分别通过胫骨及距骨截骨导板进行截骨前定位,安装截骨导向器,依次截骨,安装胫骨及距骨假体,最后安装合适的衬垫,保证踝关节能背伸15°左右,屈曲20°左右。复查X线提示假体位置及力线良好。术后经过康复训练,患者预期可以恢复接近正常的步态模式,踝关节活动度或活动范围有较大改善。 踝关节置换术是国际性技术难题,属于骨科最高级别的四级手术。发展早期手术技术和假体质量制约着踝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同时,由于踝关节部位结构特殊、软组织覆盖少、软组织平衡等因素,操作难度高于髋、膝关节置换术,手术精准度及成功率受到影响。国内仅有部分医院能常规开展,且每年也仅有一两百例。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数字化”加持,定制化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成为国内外率先探索的领先技术。
定制化踝关节置换要求高密度的医工企结合,对实施团队的经验要求极高,对材料加工、消毒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在完成患者CT数据采集后,利用先进的3D技术精准计算出截骨量,并以此为基础制作出截骨导板,截骨导板能帮助医生在术中完成精准截骨,极大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也能降低因手术时间过长带来的感染风险。 踝关节骨关节炎是导致踝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的最常见原因,是造成许多中老年人行走困难、举步维艰的罪魁祸首。对于病变较严重的终末期关节炎患者来说,相比以往的关节融合术,定制化踝关节置换手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保留踝关节功能。下一步,足踝外科团队将进一步扩大手术规模,提高手术技术,推行手术与康复并重的一体化诊疗模式,为患者带来更为可靠的远期临床疗效和更高的满意度。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收藏】 【推荐】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上一篇:2024年5.29全球爱足日滨医附院足... | 下一篇:2023”5·29全国爱足日”滨医附院... |